• 生態村
  • 三葉草小店鋪
  • 紀錄本
  • Facebook
  • …  
    • 生態村
    • 三葉草小店鋪
    • 紀錄本
    • Facebook
    • 登錄
逛逛小店鋪
  • 生態村
  • 三葉草小店鋪
  • 紀錄本
  • Facebook
  • …  
    • 生態村
    • 三葉草小店鋪
    • 紀錄本
    • Facebook
    • 登錄
逛逛小店鋪

006-手插秧-V1.1

自然農法水稻耕作

· 自然農業


006-手插秧 V1.1

自然農法水稻耕作

目的

在自然農法的脈絡下,手插秧與機械插秧的呈現方式與後續結果都有明顯的差異。
機械插秧的優勢在於速度,一分地約二十分鐘即可完成;人工手插秧則需要兩到三天的全日工作。雖然機械插秧在初期節省時間,但在自然農法下,後續的維護方式、生長狀況與環境影響,都會出現不同層面的考量。

● 機械上的限制

機械插秧的最小插植量約為 3~10 株,偶爾也會出現空缺,後續仍需補秧。固定的 9 吋間距,在生長空間上較為緊密,對稻子的展葉、採光與通風都有一定影響。

在自然農法中,我們多採用「單本插秧」,一次僅插 1~2 株秧苗。人工能細心分開根系,降低撕裂傷害,也能依土壤狀況調整更適當的深度。我們選擇 40 公分的間距,讓每株稻子能擁有較充足的日照、空氣與水分,整體生長也顯得更從容穩定。

● 後續維護的差異

手插秧的過程中,可以順勢調整水田平整,使後續福壽螺與雜草管理的負擔減輕許多。
機械插秧的田區,若以自然農法管理,往往會需要更多人工除草或除螺;而慣行農法多使用藥劑或點肥,雖然省力,但容易產生環境、生態與健康上的疑慮,這是我們希望盡量避免的。

● 成長上的不同

我們曾在同一個區域做過一半手插秧、一半機械插秧的對照實驗,在無農藥、無肥料的條件下,機械插秧區的生長明顯較為緩慢。

● 秧苗使用量

單本手插秧能大幅減少秧苗使用量。
一般機械插秧約需 25 盒秧苗;手插秧約 3 盒,加上 2 盒作為補秧備用即可。

● 人力與身體負擔

雖然手插秧在生態與農作上有其優點,但必須面對大量人力投入與勞動強度高的現實。長時間彎腰工作,也容易造成農夫的身體負擔。因此,堅持手插秧確實是一項需要慎重考量的決定。

● 使用較大秧苗

我們的也使用過較大的秧苗;讓水稻長至約 20~25 公分再下田,能減少初期遭福壽螺啃食的機率。

流程

  1. 水田靜置、保留淺水
    機器拉平後靜置約三天,保持約 2 公分水深,作為手插秧的準備。
  2. 畫線
    使用自製畫線工具在田中標示格線。我們曾嘗試以100、60、45、30 公分實驗不同的間距後;40 公分最符合我們的田地狀況。
  3. 畫線工具
    以手邊能夠取得的生態材料;木頭、竹子等工具,來製作輕便的畫線工具。關鍵是輕盈順手。
  4. 插秧
    將育好的秧苗插在格線交叉處。關於插秧的方向,我們試過不同方向,最後覺得往前行的方式最為自然。
  5. 單本插秧
    僅插一~兩株秧苗。自家育苗的秧苗較為健壯,能減少初期被福壽螺吃掉的風險。
    分撥秧苗時需細心,避免傷及根系。入土深度約 2~3 公分。
  6. 水位調整
    若田面某些區域較深,可製作小土丘調整,避免秧苗在深水處失去防護。
  7. 補秧
    初期難免有秧苗遭福壽螺啃食,因此在全部完成後,再巡田補秧。水位控制仍是最關鍵的因素。

關於療癒

對我與許多參與者而言,插秧的過程常帶著一種安靜的力量。
天氣清爽時,風在田間輕吹,腳踩在澄澈的水裡,手握著一株株細小的生命,慢慢向前。
在這樣的節奏裡,人常能感受到一種平和與踏實。

注意事項

  • 手插秧長時間彎腰,容易造成腰部負荷,需特別留意身體狀況。
  • 各地的氣候、土壤與品種皆不同,以上經驗僅供參考,可依實際狀況調整。
Section image
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

Section image

上一篇
關於生態村的慢教育
下一篇
007-1-福壽螺對策-V1.2
 返回網站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